在中國的發電行業里燃煤電廠占據著很大的比例,同時也是我國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燃煤發電廠保證了人們的用電需求,同時燃煤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也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工業上常用濕法脫硫來處理。不過,這種處理方法也會遺留較大的廢水處理問題,在業內外的期待、審視甚至要求下,在很多企業的環評報告中,脫硫廢水的最終處理都描述為“零排放”。
何為“零排放”?
那么究竟什么是“零排放”呢?“零排放”是否意味著只要水達到循環利用而零外排就可以了呢?“零排放”水處理過程中對于最終的固體結晶鹽的處理應該如何定義呢?
2004年,曾任國家環??偩指本珠L的宋瑞祥主編的專著《零排放——后工業社會的夢想與現實》出版,對零排放做了權威解讀。所謂零排放,其字面含義為工業化產品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為零,是指無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直至為零的活動。而在處理污染物的過程中,如果不對最終的固體結晶鹽進行處理,無疑又產生了新的固體污染物,所謂的“零排放”也便成了偷換概念后的偽命題。
雖然很多企業的環評報告在脫硫廢水處理中均描述為“零排放”工藝,但在實際應用中會發現,只有少數企業的工況真正具備最終實現零排放的條件。對于燃煤電廠來說,由于脫硫廢水鹽分較復雜,僅靠單純的蒸發實現“零固廢”外排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對廢水進行分鹽處理,最終得到的固體雜鹽將作為固體危廢進行處置,而當前國內處理固體危廢的成本基本在3000元/噸以上,其代價甚至比前段膜濃縮、蒸發濃縮、蒸發結晶各工段成本之和還要高。因此,在整個脫硫廢水處理工藝的設計中,將最終固體產物利用作為產品銷售而不是危廢處置將具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
何為”分鹽處理“?
這里,就應用到了另外一個概念,即”分鹽處理“。所謂分鹽處理,即根據溶液中對應溫度下各溶質溶解度的不同、利用相圖理論進行鹽分分離從而得到不同鹽產品的過程?,F有分鹽處理工藝一般為熱法分鹽與冷法分鹽兩種工藝。熱法分鹽工藝在“鉀鈉分離(氯化鉀與氯化鈉)”、“鹽湖化工鹽硝分離(氯化鈉與硫酸鈉)”等領域應用最為廣泛,冷法分鹽在“氯堿化工電解氯化鈉溶液脫硝”、“AC發泡劑生產工藝碳酸鈉脫除”及一些反應液提純等領域應用較多,當然有些生產流程既可以采用熱法分鹽又可以采用冷法分鹽如“鹽硝分離”。
那么如果對最終的濃縮液進行“分鹽處理”,則其處理原則是什么呢?
第一點,當然是滿足分鹽工藝需要,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及分鹽的目的;
第二點,則是滿足投資與收益經濟性需要。
手機
0769-85038001
137-1310-3363(衡先生)
189-4470-8218(劉小姐)
微信
微信咨詢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小程序
關注微信小程序